日前,广东海洋大学与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举行校地党建共建协议签订及“百千万工程”服务站揭牌仪式,标志校地合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又迈出重要一步。此次合作将依托高校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以党建共建为抓手,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服务站为载体,采用“一学院一乡村”结对帮扶模式,组织专家“组团式”下沉到站,通过组织共建、人才共育、农技援助、产业帮扶等方式加大赋能乡村振兴力度。
根据《校地共建“百千万工程”服务站“一学院一乡村”实施方案》,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滨海农业、经济、法政、文学与新闻传播5个学院的党组织分别与遂溪县河头镇的新市、山域、河头、虎溪、割山5个村的党组织结对共建。双方将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共同探讨和实践“党建+户长制”乡村治理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
作为双方共建的助力乡村振兴重要平台,每个“百千万工程”服务站设常驻专家5-7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组团式“下沉”到村活动,为群众现场提供咨询指导服务。
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表示,学校将以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河头建设,以产学研攻关促进河头乡村产业振兴,以人才共育打造河头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学校人才资源优势,以进修、短训等多种形式帮助河头镇乡村培养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治理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为河头镇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提供坚实保障。
据悉,作为河头镇乡村振兴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牵头单位,自2021年8月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该镇以来,广东海洋大学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50多万元,实施了小学办学环境提升、乡村道路硬化亮化、农村集中供水、产业振兴种养示范等31个帮扶项目,为河头镇农业产业、生态环境等领域量身定做12个科技帮扶项目,夯实河头镇农业产业振兴基础,改善了乡镇基础教育硬件设施,提升了人居环境风貌,直接受益群众逾8000人。
两年多来,学校对河头镇农业产业进行了包括雷州山羊、麒麟鸡等养殖业,水稻、甘薯、香蕉等种植业在内的科技帮扶,其中科技赋能甘薯种植业成效显著。在河头镇上塘村、内仔村累计推广脱毒种薯一千多亩,同时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种植技术,每亩增产达50%,约合2300斤,亩均增收2800元,累计增收300多万元。
根据计划,今年广东海洋大学将持续投入150万元支持河头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同时,针对河头镇乡村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服务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河头镇打造“红色河头”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村。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是广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双向赋能,努力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