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使用帮助

详细信息

稳定同位素在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中文题名:稳定同位素在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国欢[1];孙省利[1];侯秀琼[1];陈春亮[1];

机构:[1]广东海洋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会议论文集: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Intelligence(ICMI 2011 V4)

会议日期:20110725

会议地点:Manila,Philippines

主办单位: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稳定同位素;营养级;鱼类;珊瑚礁生态系统

中文摘要: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研究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以典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为例,对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期间在徐闻珊瑚礁海区采集到的鱼类样本运用稳定碳氮同位素方法进行鱼类营养级的分析。结果表明,δ13C值和δ15N值的跨度都很大,δ13C值的范围为-20.989.05‰,相差11.93‰;δ15N值的范围为11.668.15‰,差值达6.49‰。与其它海区相比,δ13C值和δ15N值显得更为富集。由δ15N值计算出来的营养级表明,徐闻珊瑚礁鱼类分布在两端(杂食性鱼类与高级肉食性鱼类)的只占少数,绝大多数居于中间的层次(低级肉食性鱼类与中级肉食性鱼类)。在68种鱼类中,超过一半的种类是以金钱鱼、多鳞鱚为代表的低级肉食性鱼类,有36种,占鱼类总数的53%;其次是以细鳞鯻、龙头鱼为代表的中级肉食性鱼类,有22种,占鱼类总数的32%;以褐蓝子鱼为代表的杂食性鱼类和以杂食豆齿鳗为代表的高级肉食性鱼类各有6种、4种,分别占鱼类总数的9%和6%。在此基础上选取了25种鱼类与其他海区的胃含物法分析结果作对比,发现约84%的鱼种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在0.5个营养级的误差范围内一致,只有少数鱼种的差值大于0.5个营养级。由此可见稳定同位素分析法与传统的胃含物分析法所得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稳定同位素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海洋食物网营养层次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