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科技成果
中文题名:珍珠贝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完成人:童银洪;杜晓东;周树立;霍刚;尹国荣;王海;刘永;尹团;邓岳文;何德边;李千彪;马萍
完成机构:[1]广东海洋大学;[2]广东荣辉珍珠养殖有限公司;[3]海南京润珍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欧诗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5]广州市祺福珍珠加工有限公司;[6]海南京润珍珠科技有限公司;[7]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8]北海南珠宫饰品有限公司;
年份:2024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珍珠贝综合利用;抛光工艺;工艺品
中文摘要:该成果属于工艺美术品和日用化工制品行业、应用化学领域。自2012年至2021年,由广东海洋大学、海南京润珍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欧诗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祺福珍珠加工有限公司、海南京润珍珠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北海南珠宫饰品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中国珍珠历史悠久、闻名遐迩、饮誉海内外,具有特有的装饰、美容和医药价值。中国珍珠贝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南方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生产和消费国,根据《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珍珠原珠年总产量456.488吨,珍珠贝壳2.7-2.8万吨,珍珠贝肉2.1-2.2万吨,但是产品技术含量低,初加工产品占比高,珍珠贝综合利用效率落后。针对珍珠产业上述状况,在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南珠抛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和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食用级海水珍珠层粉》和《珍珠贝壳板材生产技术规范》等资助下,采用现代测试技术方法研究珍珠增光和抛光前后宝石学特征,研究增光和抛光对珍珠表面结构及光泽的影响,揭示珍珠增光和抛光机理,开发珍珠色泽优化工艺、抛光材料、机器设备和抛光工艺。通过模板仿形磨削法对珍珠贝壳进行加工,制备各种规则几何形状的工艺品;采用切割、磨削、抛光等工艺,制备珍珠贝壳板材(马赛克),再通过设计、拼接、镶嵌和组合,规模化生产托盘、首饰盒等珍珠贝壳工艺品以及屏风、框架等珍珠贝壳装饰材料。全面系统检测对比各种珍珠粉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依据锶钙比率的不同鉴别海水和淡水珍珠粉,发明了珍珠粉的物理法制备工艺;研究珍珠水解液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美白机理、体外抗氧化能力和珍珠多糖保湿性能,开发了多个珍珠美白化妆品。该成果具有4个创新点:研究了珍珠的成分、结构和性质,揭示了珍珠颜色和光泽成因,开发出珍珠色泽优化和抛光工艺,提高了珍珠颜色纯净度、通透性和珍珠表面光洁度;制备出各种规则几何形状的珍珠贝壳工艺品,开发了珍珠贝壳板材(马赛克)的生产技术,提出了优化珍珠贝壳板材色泽的辐照加工方法;开发了珍珠粉的物理法制备工艺,提出了采用X荧光光谱仪检测锶钙比率鉴别海水和淡水珍珠粉的方法;研究了珍珠提取物的美白机理,开发了多种珍珠美白化妆品,提高了珍珠贝精深加工利用效率。2022年6月21日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鉴定,认为成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发表学术论文3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主持制定地方标准3项,培养研究生6名,支撑建成二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通过实施该成果技术,多个珍珠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培育了"京润珍珠"、"欧诗漫"、"南珠宫"和"珍珠美人"等多个知名品牌。通过产学研合作、专利转让、技术指导和培训,在广东、广西、海南和浙江等多个珍珠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直接就业1410人,2019-2021年应用于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额达20多亿元,实现利税5亿多元。为广东湛江市流沙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成果为中国丰富的珍珠贝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实现了珍珠贝的高值化利用,改变中国珍珠深加工技术落后的局面,促进中国珍珠产业升级与转型,延伸中国珍珠产业链,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品质、多功能的珍珠首饰、工艺文化产品和功效化妆品需求持续增长,该成果市场前景广阔。该成果的推广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技术骨干,并建立更多的示范点,以加强辐射带动作用。今后应加强珍珠提取物的在保健食品和药品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