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科技成果
中文题名:辣椒和黄瓜重要土传真菌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登记号:粤科成登(2)字[2016]0021
完成人:林壁润[1];蒲小明[1];袁清华[1];邹寿发[1];何红[1];谢丙炎[1];沈会芳[1];张景欣[1];刘晓鹏[1];任小平[1];杨宇红[1];钟宝玉[1];冯少光[1];杨祁云[1];孙大元[1];罗振亚[1];王忠文[1];陈国华[1];李培谦[1];凌键[1];茆振川[1];冯兰香[1];胡汉桥[1];易润华[1];潘群英[1];黄宁[1];周佳暖[1];陈劲礼[1];李新杰[1];蓝荣[1];陈相锐[1];杨翠荣[1];龚慧芝[1];
完成机构:[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广西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 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年份:2016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辣椒;黄瓜;土传真菌病害;绿色防控
中文摘要:枯萎病和疫病是辣椒和黄瓜的毁灭性土传病害,常常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辣椒和黄瓜产量和品质。该项目成果综合应用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取得明显的创新成果:阐明枯萎病菌生物膜形成规律,明确黄瓜枯萎病病原菌丝绒蛋白基因FocVel1具有调控生物膜形成和致病性的功能,验证病原菌生物膜形成和发育与其致病性的关系;建立起中国抗疫病的辣椒、抗枯萎病及疫病的黄瓜种质资源库,制定了国家辣椒和黄瓜品种抗枯萎病和疫病的鉴定技术规程,鉴定了种质2245份,筛选出抗病资源238份;明确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CS-20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病性的机制,研制了高效生防制剂万隆霉素·烯酰吗啉悬浮剂;开发出39%精甲霜灵·嘧菌酯悬乳剂产品和百菌清·氟吡菌胺、烯酰吗啉·氟吡菌胺等技术配方,制定高效化学防控技术措施;集成了以应用抗病品种、生物防治、"稻-菜"轮作和精准化学防治等措施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 该项目成果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推广体系,举行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152场次,培训农民4830人次,派发培训资料和DVD共25215份,建立示范基地5个(面积8350亩次),推广应用面积142.7万亩次,有效控制了枯萎病和疫病的危害,增收节支5.0362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知识产权方面,制定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3套,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开发出农药品种1个,发表论文5篇(SCI收录论文3篇),主编论著1部,参与编著论著1部。。 该项目成果首次提出了枯萎病菌生物膜致病机理新理论;制定了国家枯萎病和疫病品种抗性鉴定技术规程,鉴定和利用了抗病种资资源,研发出生物防治新制剂,制定高效化学防控技术措施,取得了创新性突破。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