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使用帮助

详细信息

笛鲷属鱼类DNA分子条码、系统进化和成种机制     被引量:7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笛鲷属鱼类DNA分子条码、系统进化和成种机制

作者:王中铎[1,2];郭昱嵩[1];李路[1];汤恩浦[1];谭围[1];刘楚吾[1,2];刘筠[2]

机构:[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湛江524025;[2]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沙410081

年份:2010

卷号:40

期号:6

起止页码:516

中文期刊名: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外文期刊名:Scientia Sinica(Vitae)

收录:CSTPCD、、CSCD2011_2012、北大核心2008、北大核心、CSCD、PubMed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2007BAD29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972253)资助项目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系统进化关系;笛鲷属;物种形成;DNA条码

中文摘要:对20种笛鲷鱼类的72条DNA条码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采自南海的13种笛鲷鱼类的典型样本;利用这13个典型样本的线粒体DNA的3个基因(COⅠ,COⅡ和Cytb)全序列和核DNA的2个基因(RAG1和RAG2)的部分序列组合而成的5389bp,对这13个物种进行了系统进化关系的推测.数据表明,分子进化关系与基于Allen的形态学分类系统所强调的体色、体侧带型特征相关性明显.分布在浅水的黄体笛鲷(Lutjanus kasmira,L.bengalensis和L.quinquelineatus)和分布在深水的红体笛鲷(L.malabaricus,L.erythropterus和L.sebae)分别聚在一起,因此推测,作为缺乏地理隔离的岩礁鱼类,笛鲷的成种机制可能是通过体色与视觉系统同步分化驱动物种分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