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使用帮助

详细信息

复方中草药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和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被引量:7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中文题名:复方中草药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和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作者:杨政高[1];

机构:[1]广东海洋大学;

导师:简纪常;广东海洋大学|汤菊芬;广东海洋大学

授予学位:硕士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珍珠龙胆石斑鱼;复方中草药;肠道菌群;免疫功能;代谢组学;生长性能

中文摘要:本文以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生长性能,肝脏、脾脏、头肾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肠道菌群以及血清代谢物的影响,评估该复方中草药的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0.5%、1.0%、1.5%、2.0%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p<0.05),但对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复方中草药的促生长效果以1.5%添加水平效果最好。(2)肠道细菌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较高的物种分别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几个属分别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埃希菌属(Escherichia)、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Muribaculaceae属;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菌群丰度有一定程度增加。1.5%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p<0.05)。(3)不同添加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可以不同程度上改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均被显著增强(p<0.05)。(4)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复方中草药可显著诱导IL-8、IL-1β、TNF-α、Nrf2、Lzm等相关免疫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肝脏、脾脏和头肾组织中表达,其表达量变化与投喂时间和组织有关。(5)攻毒试验表明,复方中草药可以显著提高石斑鱼实验组珍珠龙胆石斑鱼对哈维氏弧菌的抵抗能力(实验组免疫保护率分为42.86%、57.14%、64.29%、35.71%)。(6)通过对石斑鱼血清进行LC-MS代谢组学分析,共筛选到共同差异代谢通路11条,分别为神经活性配体、嘌呤代谢、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牛磺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ABC转运系统、氨酰t RNA、花生四烯酸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亚麻酸代谢);筛选到3个与石斑鱼生长和抗病力相关的共同差异代谢物分别为磷脂酰肌醇PI(20:4(5Z,8Z,11Z,14Z)/18:1(11Z))、磷酸酯胆碱PC(20:3(8Z,11Z,14Z)/22:1(13Z))、磷酸酯胆碱PC(22:0/20:4(5Z,8Z,11Z,14Z))。结论:在饲料中1.5%的复方中草药,可以显著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优化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提高了鱼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年份:20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