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使用帮助

详细信息

流沙湾潮间带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中文题名:流沙湾潮间带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作者:柯盛[1];申玉春[1];谢恩义[1];孙省利[1];

机构:[1]广东海洋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广东湛江 524025 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25;

会议论文集:中国生态学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日期:20121026

会议地点:湛江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流沙湾

中文摘要:本研究于2008年~2009年在湛江流沙湾潮间带设置了6条潮间带采样断面(S1~S6)进行了每两月一次的底栖贝类调查,每个断面将分成高、中、低3个潮区,其中高潮区分上、下2层;中潮区分上、中、下3层;低潮区为上、下2层,每层采集4个定量样和1个定性样.调查结果表明:(1)海域底栖贝类共有97种,分属于3纲7亚纲13目35科.其中帘蛤科24种,占总数的23.08%;牡蛎科、贻贝科各6种,各占总种数的5.77%.优势种主要有特氏楯桑椹螺、纵带滩栖螺、古琴拟口螺等24种.(2)流沙湾海区的底栖贝类平均生物量为101.92 g·m-2,丰度平均为129.38inds·m-2.其中湾口非养殖区(S1与S5)为621.4g·m-2、313.6inds·m-2,贝类养殖区(S2与S6)为575.7g·m-2、1001.6inds·m-2,大型海草床区(S3与S4)为526.8g·m-2、702.7inds·m-2.(3)丰富度指数、Shanon-Wiener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年平均值分别为5.17、2.32与0.4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