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使用帮助

详细信息

闻一多对李白认知角度的转变及其原因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闻一多对李白认知角度的转变及其原因

作者:李乐平[1];张南平[1]

机构:[1]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年份:2012

期号:6

起止页码:90

中文期刊名:江汉论坛

收录:CSSCI2012_2013、、北大核心201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北大核心、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38)的阶段性成果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闻一多;李白;认知角度;坐标;转变;原因

中文摘要:闻一多在其后期,曾经对李白的认知角度发生变化,认为其诗缺乏人民性。这不仅因为他们同中有异,如闻一多的飘逸特征属绅士追求,而李白的飘逸特征则属于游侠表现。在他们的一生中,闻一多体现更多的是道义,而李白体现更多的只是侠义;更重要者,则是闻一多后期观察事物的坐标发生了转变。闻一多在不同时期所认知的李白,正是其复杂"金银盾"的一面。闻一多不过是借题发挥,阐释他当时"人民至上"的政治诉求。但后期的闻一多在剔除知识分子清高和孤傲的同时,却保留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仍然坚持不事权贵的操守,这才能够真正为人民利益而鼓与呼。因此,闻一多后期对于李白的批评即"不是为着人民的"这句话,是他们差异的根本。假使我们再根据闻一多后期的表现分析,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理由认为,闻一多无疑达到了天地境界的标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