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分析

成果/Result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专利
- 会议论文
- 科技成果
- 标准
- 专著
- 产品
- 科技报告
- 政策法规
- 内部文献
- 报纸
- 清代道情、宝卷中韩愈形象的演变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 《中州学刊》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在古代俗文学中,历史文化名人韩愈的故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演绎和传播。除了小说、戏曲及民间故事以外,清代道情、宝卷中的"湘子仙话"是韩愈故事的重要载体。道情、宝卷在历史真实及前代各种相关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艺术地凸显了"心气"...
- 关键词:道情 宝卷 韩愈 形象 价值 被引量:4
- 中国古典诗学“合观”的方法及其现代价值
- 《学术论坛》卞良君 出版年:2006
- “合观”是中国本土原创性的诗学概念和论诗方法,在古典诗学领域中由来已久,并且被广泛运用。“合观”的作用是在开阔的审美视域中整合文本资源,在努力开掘每一个文本资源所拥有的文化、艺术蕴蓄的基础上,揭示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学 合观 比较 方法 现代价值 被引量:4
- 古代小说中韩愈故事的演变及韩愈形象的创造
- 《广东社会科学》卞良君 出版年:2013
- 在古代小说中,韩愈故事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两个阶段:中晚唐五代阶段,发展取向不明朗,但为后来的韩愈故事做了铺垫;宋明阶段,韩愈故事呈现出浓重的仙道色彩。小说中的韩愈形象是作家在历史原型的基础上发挥、创造的结果。他是一个"多重...
- 关键词:韩愈故事 韩愈形象 发展演变 创造 影响 被引量:3
- 道情、宝卷中的韩愈故事及其对相关地方戏曲的影响
- 《学术论坛》卞良君 出版年:2015
- 在道情、宝卷形式的"湘子仙话"中,韩愈不只是韩湘子的陪衬,他自己也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这里有关韩愈的故事,相对完整,且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在创作上,于历史乃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较相关前代小说、戏曲,则既有相同或近似之处,...
- 关键词:道情 宝卷 韩愈故事 地方戏曲 被引量:2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对古代朝鲜梦游录创作的影响
- 《中华文化论坛》卞良君 孙惠欣 出版年:2008
- 梦游录是一种以梦游的形式表现作家思想和寓意的、具有独特结构形式的汉文短篇小说,盛行于朝鲜16至17世纪时。由于朝鲜与中国在思想文化上血脉相连的密切关系,其梦游录小说在人生理想、价值取向、宗教思维等方面都接受了中国传统思想...
- 关键词:中国 思想文化观念 朝鲜梦游录 影响 被引量:2
- 与时俛仰,以度为胜———“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处世哲学和为人之道
- 《衡水学院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05
- “与时俛仰”“以度为胜”是山涛一生的处世哲学和为人之道。“与时俛仰”使他在“独善”与“兼济”的矛盾中游刃有余;“以度为胜”使他在君臣、同僚以及朋友的关系中左右逢源。二者结合,使山涛最终得以“宝身全行”。
- 关键词:哲学 竹林 被引量:2
- 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在古代朝鲜梦游录中的反映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卞良君 孙惠欣 出版年:2013
- 朝鲜半岛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曾经存在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朝鲜古代梦游录中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如数家珍,表明其作者深谙中国的历史文化;在地理意识方面也由于各方势力控制范围的此消彼长、不断变化而时常模糊不清。特别是半岛人,延续千...
- 关键词:朝鲜梦游录 中国历史地理文化 推崇与向往 被引量:1
- 元杂剧中科范的喜剧效果
- 《艺术百家》卞良君 出版年:2005
- 元杂剧中安排的不少有关演员表演的“科”带有喜剧性,既体现了剧作家机敏、幽默的品质,又对剧中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样的“科”主要有人物动作和人物情态两类,有时在一个具体情节中兼而有之。元杂剧作家还特别擅长在...
- 关键词:元杂剧 科范 逻辑性 喜剧性 被引量:1
- “韩学”及文学研究的留遗空间——俗文学中韩愈故事与韩愈形象研究的价值
- 《中州大学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有关韩愈的研究在近30年来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在韩集版本、韩愈家世生平、韩愈诗歌散文及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而小说、戏曲、宝卷、道情以及民间故事等俗文学中的韩愈形象却是韩愈研究中被忽略了的重要对象。俗...
- 关键词:韩愈形象 “韩学” 俗文学 价值 被引量:1
- 《醒世姻缘传》中晁氏家族贪婪心性论析
- 《蒲松龄研究》刘欢 卞良君 出版年:2015
- 《醒世姻缘传》以平实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晁氏家族中人的狭隘自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心性之贪婪、形象之丑恶,令读者警醒,引人深思。晁氏家族中人贪婪心性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人性、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 晁氏家族 贪婪心性 被引量:1
- 《聊斋志异》人物的癖嗜及其审美观照
- 《蒲松龄研究》阮艳芳 卞良君 出版年:2013
- 《聊斋志异》是一部志怪小说。"怪"不仅指的是神魔鬼怪、花妖狐媚,还有被研究者忽略的小说人物的各种"癖嗜"。《聊斋志异》里写了不少酒癖、赌癖、琴癖、弈癖、书痴、花痴等"痴人"、"癖事",表现了人物对某事物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 关键词:聊斋志异 癖嗜 美 丑 怪 被引量:1
- 《聊斋志异》生命权意识初探
- 《临沂大学学报》卞良君 廖楚玲 出版年:2013
- 《聊斋志异》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意识,特别是强烈的生命权意识——即重视人的生命权,尊重人的生命的存在,崇尚生命的地位与价值。小说描述险恶的生存环境对人的摧残与蹂躏,叙写抗暴行为和仁民爱物举动,以表现和彰显生命权意识。这种生...
- 关键词:聊斋志异 生命权意识 尊重 维护 被引量:0
- 苏轼在朝诗管窥——以送别、酬赠诗为例兼及与外任诗比较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周晓飞 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苏轼的在朝诗主要写于熙宁与元祐时期。熙宁变法对苏轼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的在朝诗以送别、酬赠为主,抒发了作者抑郁不得志的惆怅、愤懑和无奈之情;元祐年间,苏轼官运畅达,位高爵显,创作了大量的送别、酬赠之类的诗歌,较熙宁间...
- 关键词:苏轼 在朝诗 送别诗 酬赠诗 外任诗 被引量:0
- 丧乱那堪说——古代丧乱诗的价值及其表现艺术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丧乱诗起于《诗经》,在汉末动乱中长足发展,唐代中后期发展至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古代丧乱诗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让读者认识到中华民族曾经多灾多难,因此应该倍加珍惜民族和睦、团结发展的新时代;其直面现实的精神和创作方法、对社会动...
- 关键词:丧乱诗 发展 价值 艺术特色 被引量:0
- 朝鲜梦游录对中国古代梦幻小说创作经验的借鉴
- 《明清小说研究》卞良君 孙惠欣 出版年:2008
- 朝鲜16至17世纪时,盛行一种以梦游的形式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构独特的汉文短篇小说,即梦游录。由于朝鲜与中国地理上唇齿相依,文化上血脉相连,其梦游录小说无论是梦游情境还是梦游结构,抑或是梦游人物等,都不可避免地接受了中国古代...
- 关键词:朝鲜梦游录 中国古代梦幻小说 接受与借鉴 被引量:0
- 《聊斋志异》中僧道故事的奇趣与哲理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吴旭莹 卞良君 出版年:2015
- 僧道故事是《聊斋志异》中的重要部分,有不少巧妙离奇、引人入胜的情节,呈现出众多身怀异术而言行举止不合常理人情的和尚道士形象,充满了奇妙的趣味。同时,僧道故事中还往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既是蒲松龄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有他对社...
- 关键词:《聊斋志异》 僧道故事 奇趣 哲理 被引量:0
- 《西游记》“饥饿”叙事及其文化解读
- 《长安学刊》郑冰华 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西游记》在明代心学社会思想背景下产生,其主旨就是要努力破除心中之“贼”,并且通过“饥饿”叙事来加以寓言武的形象阐释。从生理学上说,“饥饿”是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意味着肚子需要填饱;从精神层面上说。“饥饿”代表的是一种思...
- 关键词:《西游记》 “饥饿” 修心 被引量:0
- 伦理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诗歌
- 《怀化学院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06
- 在传统伦理文化的背景下,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着一种家庭伦理情结。这种伦理情结作为审美层次的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其表现形态要复杂得多,因而其精神的感召力与艺术的吸引力也就更加强烈。
- 关键词:传统伦理文化 中国古代诗歌 伦理情结 被引量:0
- 古代咏物诗的“托物伸意”及表现艺术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中国古代的咏物诗善于"以物兴怀""托物伸意",具体为以物寄志、即物寓情、借物议政、假物明理、托物讽刺等。在表现艺术上,咏物诗惯于横向参比而不同于咏史诗的喜欢纵向(古今)对比;咏物诗往往更加富于想象与联想,甚至可以达到形神...
- 关键词:咏物诗 托物伸意 横向参比 形神兼备 被引量:0
- 往来成古今——古代咏史诗之我见
- 《晋中学院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咏史诗源起于周代,正式出现于东汉,魏晋时已蔚为可观,唐时繁荣发展。咏史诗题咏古人事迹,以抒发对现实的感喟,故其所写不出"古""今"之间;而其艺术表现如古今参比、追求含蓄、写景苍凉、以小见大等特点,也十分鲜明。
- 关键词:咏史诗 咏怀 古今 被引量:0
- 历史影像与艺术真实的高度融合——古代小说中韩愈的流贬心态论析
- 《中州学刊》卞良君 出版年:2013
- 古代小说中的韩愈是一个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同时又经过小说家发挥艺术想象力加以再创造的文学人物。伴随着两次被贬岭南的苦难经历,古代小说中韩愈的流贬心态复杂多样:有忠而见黜的委屈与命途多舛的怨嗟、士大夫失位的沮丧与英雄末路的惶...
- 关键词:韩愈 流贬心态 历史影像 艺术真实 “韩学”价值 被引量:0
- 古代诗词作家的创作机缘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13
- 任何文学作品的生成都要有一定的机缘。古代诗词作家的创作机缘往往体现为地缘的江山之助,或诗缘的气脉相通,再或者是地缘和诗缘的兼而有之。考察这些人的创作与特定地理空间或人与人及其创作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体认某...
- 关键词:古代诗词作家 创作机缘 地缘 诗缘 被引量:0
- “通读”的方法——以三首古代宫怨小诗为例
- 《河西学院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通读"是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读《玉阶怨》、《怨词》、《行宫》三首宫怨小诗,文本资源得到整合,审美视阈得以拓展,不仅开掘了每一个文本的文化、艺术蕴蓄,并且揭示了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捕捉到文本丰富...
- 关键词:通读 方法 宫怨诗 被引量:0
- 浅谈元杂剧《桃花女》的喜剧艺术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桃花女》的作者娴熟地运用人物动机与客观效果的抵牾与悖逆、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反差与比衬,以及人物语言及动作情态的多次间隔性重复来制造幽默气氛和喜剧效果。可以说,《桃花女》是元杂剧中难得的真正的喜剧。
- 关键词:桃花女 元杂剧 喜剧艺术 被引量:0
- “义利之间”看《三国》
- 《东疆学刊》卞良君 出版年:2013
- 《三国演义》以"义"贯穿全书,凸显了义利取舍对于人物道德评判的重要作用。小说在"拥刘反曹"的思想框架下,刻画了众多在义利取舍问题上颇具代表性的不同人物,表现了坚持正义、惩恶扬善、公而忘私、避辱趋荣等种种价值取向与道德追求...
- 关键词:义利 《三国》 《三国演义》 道德评判 美学价值 道德追求 思想观念 “义” 被引量:0
- 《西游记》的“饥饿”叙事及其文化解读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冰华 卞良君 出版年:2014
- 《西游记》在明代心学社会思想背景下产生,其主旨就是要努力破除心中之"贼",并且通过"饥饿"叙事来加以寓言式的形象阐释。从生理学上说,"饥饿"是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意味着肚子需要填饱;从精神层面上说,"饥饿"代表的是一种思...
- 关键词:《西游记》 “饥饿” 修心 被引量:0
- 感物·会心·畅所——中国古代山水诗主体创作心理透视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05
- 感物、会心、畅神构成了古代山水诗主体创作心理的三个重要环节。感物是审美创造的肇端,会心是审美心理的超越,畅神是审美活动的结果。由此表明,古代山水诗除了“言志”、“抒情”以外,还应有“畅神”一族。由于主体创作心理的活动及变...
- 关键词:山水诗 创作心理 感物 会心 畅神 被引量:0
- “我心素以闲,清川淡如此”——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天人之际
- 《红河学院学报》卞良君 出版年:2006
- 中国古代诗歌之于自然美,通常习惯于将其“人化”,在情景浑成、主客交融的基础上,让物为心服务,景为情服务,客体为主体服务,具体表现为以物比德、以象尽意和山水畅神。这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民族特色。这与中国人对自然美认识的...
-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 天人之际 以物比德 以象尽意 山水畅神 被引量:0
- 屈原的崇高人格及其人格魅力恒久持续的原因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卞良君 叶盈盈 出版年:2013
- 屈原的崇高人格,主要表现为耿介正直、独立不迁的性格气质,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道德情感,以及追求理想、顽强不屈的精神意志等。屈原的崇高人格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无穷而恒久的魅力,主要是因为屈原拥有煌煌不朽的诗篇,屈原传承了先民...
- 关键词:屈原 人格 人格魅力 原因 被引量:0
- 用传统教育的眼光看《水浒》
- 《东疆学刊》卞良君 出版年:2010
- 如果用传统教育的眼光来看《水浒》,"乱自上作"就意味着封建政教的失效与破产。除此之外,《水浒》世界中还存在着诸多严重的教育问题,如家教的失驭与尴尬、师教的失职与悖谬、俗教的失范与误导等,上述诸多因素最终导致了《水浒》世界...
- 关键词:水浒世界 失教 传统教育 被引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