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分析

成果/Result
成果类型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专利
- 会议论文
- 科技成果
- 标准
- 专著
- 产品
- 科技报告
- 政策法规
- 内部文献
- 报纸
-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和路径探究
- 《农业经济》刘俊显 罗贵榕 出版年:2021
-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就成了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要内核。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符合“农”情,有利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化选择。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生产体系基本动力不足...
-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8
- 论马克思主义的启蒙精神在中国启蒙运动进程中的遗忘与回归
- 《学术研究》钟明华 罗贵榕 出版年:2012
- 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的两次启蒙运动存在着耐人寻味的关系。在第一次启蒙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救亡价值被充分实现而启蒙价值被贬抑;马克思主义被纳入中国激进知识分子在启蒙运动中形成的文化改造—政治改造—社会改造的思想径路。在第...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启蒙运动 工具化 批判精神 被引量:5
- 乡村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探索
- 《学术交流》罗贵榕 刘俊显 出版年:2020
- 2020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消除绝对贫困验收之年。在绝对贫困基本消除之后,农村相对贫困现象将成为重点关注的领域。农村相对贫困主要源于乡村低收入人口占比高、农民社会保障不到位、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不足、乡村生产方式和...
- 关键词:相对贫困 治理 乡村 长效机制 被引量:4
- 关于滇西抗战叙事的思考
- 《学术论坛》罗贵榕 出版年:2015
- 抗战叙事作为民族记忆及国家记忆,自当以真实、人性为其叙事准则。然则,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现代国家建构及意识形态建构方面的曲折历程,导致抗战叙事在中国大陆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文章以滇西抗战为例,通过分析关于滇西抗战的...
- 关键词:抗战叙事 滇西抗战 正义原则 全民抗战 国际化 被引量:3
- 马克思正义思想研究述要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罗贵榕 出版年:2012
-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巨大变迁,正义问题成为保障中国良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研究因此勃兴。围绕着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及相关文本,学界就马克思的思想及理论中是否存在正义的维度、是否存在某种...
- 关键词:马克思 正义 正义思想 被引量:2
- 知识论与政治论教育哲学的分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湖北社会科学》罗贵榕 出版年:2011
- 教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了知识论的教育哲学与政治论的教育哲学的区别及其影响。借助于该理论可更加有效地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三大重要现实问题。高等教育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系统而深刻的理论教育为根基,以达成...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论 政治论 被引量:2
- 学术共同体视野下的高校学科建设研究——兼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黑龙江高教研究》罗贵榕 出版年:2016
- 学科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当下中国的学科建设存在异化现象,即以博士点、硕士点数量或基金项目、论文和奖项的数量及行政级别为衡量标准,学术成果本身的价值、学科自身的生产力及内在驱动力反而被忽视。只有重新梳理学科建设与学术共同体...
-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 学科建设 内在驱动力 学术权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被引量:1
- 现代性视阈中的怨恨现象研究
- 《学术论坛》罗贵榕 出版年:2011
- 舍勒的怨恨理论表明,现代性的生成与怨恨相关。怨恨实为因生存性价值比较而产生的紧张情态,其出路是颠覆旧价值,建立全新的现代型伦理体系。应从价值位移、伦理变更、制度结构、现实生存困境四个维度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怨恨滋生的根源。只...
- 关键词:怨恨 现代性 新型伦理 改革动力 被引量:1
- 当代中国社会精神气质转型的怨恨渊源
- 《内蒙古社会科学》罗贵榕 出版年:2012
- 在当代中国社会精神气质的转型过程中,批判精神与正义感的勃兴是其重要特征。这与普遍存在的怨恨情态密切相关。怨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心理动源,它推动着新的价值结构与伦理秩序的建构。怨恨与启蒙运动共同开启并促进了中国社会精神气...
- 关键词:精神气质 怨恨 批判精神 正义感 社会共同行动 被引量:1
- 中国革命叙事的反思与重构
- 《天府新论》罗贵榕 出版年:2016
- 中国传统的革命叙事,在真实性问题、暴力问题、国共关系问题及先进性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悖反现象,其根源在于:政治合法性要求对革命叙事的过度期望;阶级斗争思维模式对革命叙事的过度侵蚀;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对传统革命叙事的潜在影响...
- 关键词:革命叙事 悖反现象 政治合法性 国共关系 真实性原则 被引量:1
- 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衰追寻正义伦理的历史价值——以大卫·李嘉图为视角
- 《天府新论》罗贵榕 出版年:2012
- 李嘉图的学说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加速资本积累与扩张、破除旧生产关系束缚的要求,这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兴盛的根源。但是,忽视人的地位与价值,轻视无产阶级的生存与发展之时代要求,放逐正义,这也正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衰落、终结的...
- 关键词:古典政治经济学 正义伦理 李嘉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收入分配 被引量:0
-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挑战与应对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罗贵榕 出版年:2018
-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正确把握与运用,对于网络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民粹主义、物质主义及消费主义兴起,以阴谋论、网络谣言为表征的非理性言论的泛滥等现象,表明当前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领导权遭遇公共权威消...
-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 意识形态 领导权 被引量:0
- 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正义伦理之比较——以政治经济学为界
- 《社会科学家》罗贵榕 出版年:2013
- 从政治经济学切入,能更真切、更深刻地考察现代正义伦理的演化轨迹。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思想中都存在着正义伦理的体系。斯密的理论体系以财富逻辑为主线而展开,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则以资本逻辑为线索。斯密与马克思思想中存在的某种相融...
- 关键词:亚当·斯密 马克思 正义伦理 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0
- “理论掌握群众”何以可能——从人类生存方式迁演之维度探析
- 《内蒙古社会科学》罗贵榕 出版年:2011
- 以西方文明的演化为视角,分析了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三种形态。远古时期的人类处于诗性生存的状态,传统社会处于伦理的生存方式之下,而与现代性相适应的是哲学的生存方式。启蒙理性主导的群体行动是哲学式生存的最重要特征,它使"理论掌...
- 关键词:诗性生存 伦理的生存方式 哲学的生存方式 群体行动 被引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