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使用帮助

李乐平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被引量:33H指数:3北大核心: 31CSSCI: 3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2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0

现代汉语多层定语层次划分及其规律性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李乐平  出版年:2004
虽然现代汉语中定语层次的划分有时非常复杂 ,但还是有规律可循。只要符合语法规范 ,无论多么复杂的限制性或者描写性甚或是限制性加描写的多层定语 ,都不会出现歧义。
关键词:现代汉语  定语  层次划分  被引量: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的成就与检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李乐平  出版年:2004
192 8年 ,汇聚在上海的先进知识分子们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他们要求作家增强无产阶级意识 ,为革命而文学 ,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及宣传作用 ,并指出改造社会的新路径 ,在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创下了功勋。然而...
关键词:无产阶级  革命文学  倡导  成就  检讨  被引量:4
闻一多被“逼上梁山”留给我们的深远思考
《河池学院学报》李乐平  出版年:2010
纵观闻一多一生漫长阶段的探索,他之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历程的巨大反差即从艺术的忠臣转变为人民的忠臣,从绅士转变为斗士,从对国家主义崇奉到对人民至上呼喊这种根本性转变,就较之鲁迅在知识分子中更具典型意义。因为,闻一多转变的认...
关键词:闻一多  逼上梁山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被引量:3
新时期长篇闻一多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新世纪国内外闻一多研究动态(下)
《河池学院学报》李乐平  出版年:2008
目前的闻一多研究已经进入到全面开放阶段,无论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目的,都从过去的相对单一转变为多元。虽然某些方面如闻一多最终政治思想的转变乃至闻一多格律诗理论倡导及其创作实践的价值遭到质疑,但这从另方面看正说明时代的进步...
关键词:闻一多  新时期  历史回顾  新世纪  闻一多研究动态  被引量:3
唯美、颓废和爱国的统一——闻一多《死水》论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李乐平  出版年:2005
文章针对过去闻一多《死水》研究中各执一端只看到其“金银盾”一面的偏颇,认为该诗是唯美、颓废和爱国的统一。作家纵向继承中国古典诗词精髓的同时又横向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方式,用象征手法通过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深邃而隐幽...
关键词:唯美  颓废  爱国  象征  意象  被引量:2
论闻一多后期对杜甫认知角度的转变及其原因
《学术月刊》李乐平  出版年:2011
闻一多文艺思想的发展有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强调对纯艺术的追求,主张诗歌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后期则强调诗歌要关注时代、融于社会,要站在时代前沿,为人民服务。虽然在文艺观上有如此巨大变化,但闻一多对杜甫却自始至终给以最高的评价...
关键词:闻一多  杜甫  差异  契合  认知角度  被引量:2
济慈对闻一多的影响和闻一多对济慈的超越
《学习与实践》李乐平  出版年:2012
济慈对美之理念的追求,深深影响着闻一多。他追求诗之美的灵魂,亦追求诗之美的形体。而对诗之三美理论的提出,表明其对美的追求达到极端,这是对济慈诗学理论的超越。受济慈诗之优美音调,瑰丽色彩的艺术纯美影响,闻一多的诗作也体现济...
关键词:闻一多  济慈  诗  影响  超越  被引量:2
作为奇迹之《奇迹》的多种解读及其原因
《云南社会科学》李乐平  出版年:2005
闻一多的《奇迹》问世后,其题旨就成为难以破解的谜,有认为是其脱离诗人园地的告白,有认为是其幻灭的表现,有认为表现的是人生哲理,有认为是诗人对新的理想境界的寻觅和探求,有认为是浪漫主义爱情高度的体现或直接认为就是爱情诗。这...
关键词:闻一多  奇迹  爱情诗  被引量:2
论闻一多的爱国诗创作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李乐平  出版年:2008
径直要领袖一种极端唯美主义文学潮流或派别的闻一多在留美以及归国时均欲钻进真正的"诗境"而不愿忘掉这人间世,然而面对美国的民族歧视和国内的社会黑暗,具有热爱祖国和人民天赋的闻一多就不得不从"诗境"掉到"尘境"中去,更兼之文...
关键词:诗境  尘境  闻一多  爱国诗  爱恨结晶  被引量:1
闻一多文艺思想的阶段性分析
《中州学刊》李乐平 姚国军  出版年:2009
闻一多的文艺思想表现为两个时期共6个阶段,即初涉文坛时的朴素唯物主义阶段,追求唯美主义时的初始阶段,高涨阶段和成熟阶段以及文艺思想转变前的渐变阶段和转变后最终的"艺术为人民"阶段。研究闻一多文艺思想的阶段性表现有着非常重...
关键词:闻一多  文艺思想  阶段性  分析  被引量:1
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最独特景观——作为诗人、学者闻一多政治选择的认识意义和牺牲价值
《唐都学刊》李乐平  出版年:2016
闻一多牺牲所谱写的是最华美璀璨诗章,成为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最独特的景观。他后期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上,使他载入中华知识分子精英行列的史册。他之复杂存在,更让我们认识到挖掘其最闪光内涵的重要,这即作为诗人、学者闻一多政治选择的认...
关键词:闻一多  政治选择  古今中外  文学史  独特景观  牺牲价值  认识意义  被引量:1
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综论
《山东社会科学》李乐平  出版年:2016
闻一多之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个复杂但却伟大存在,是因为他在诗作诗论方面,既横向借鉴西方精华,又纵向继承东方传统,提出中西艺术结合并亲身实践,创作出无愧时代的诗篇。当然,如果将闻一多和古今中外作家比较,他的伟大远不止于...
关键词:闻一多  古今中外作家  比较研究  综论  被引量:1
闻一多与中国新诗同人诗家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李乐平  出版年:2013
虽然徐志摩和闻一多都是格律诗派同人中的耀眼明星,但若和闻一多的爱国诗相比,显然屈居其后。比较闻一多和郭沫若二人诗作,郭诗犹如伏牛秦岭,虽虎踞龙盘巍峨壮观,但尚需雕琢。闻诗虽然没有这么大气势,但却像一座别墅群,钟灵毓秀精致...
关键词:闻一多  诗家比较  集大成者  最高地位  被引量:1
闻一多对“先拉飞派”的批评及其原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李乐平  出版年:2013
理论阐发和创作实践上均曾追求过诗画融通的闻一多,却在1928年发表《先拉飞主义》一文,批评先拉飞派的"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是艺术的自杀。他强调绘画自身之美,反对艺术创作尤其是绘画表现思想,体现了极端唯美主义追求和对艺...
关键词:闻一多  先拉飞派  诗画  批评  被引量:1
闻一多的诗学追求:中西艺术结合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李乐平  出版年:2013
闻一多早年接受西方唯美理论,崇尚唯美主义,并在一段时间达到极端,意欲引领潮流。而他自幼受到东方文化的浸润,这使他又必然继承中国诗学传统,坚守中国的地方特色。留美期间,他提出了"中西艺术结合"的诗学观点;留学归国后,他提出...
关键词:闻一多  中西艺术结合  诗学理论  '三美'原则  被引量:1
新时期长篇闻一多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新世纪国内外闻一多研究动态(上)
《河池学院学报》李乐平  出版年:2008
目前的闻一多研究已经进入到全面开放阶段,无论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目的,都从过去的相对单一转变为多元。虽然某些方面如闻一多最终政治思想的转变乃至闻一多格律诗理论倡导及其创作实践的价值遭到质疑,但这从另方面看正说明时代的进步...
关键词:闻一多  新时期  历史回顾  新世纪  闻研动态  被引量:1
闻一多与徐志摩的关系及其诗学追求的比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李乐平  出版年:2015
徐志摩和闻一多同倡新诗格律化,但其创格追求却并不完全相同。闻一多强调整齐字句是调合的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徐志摩则强调诗感跳动和血脉流转构成诗形。徐志摩诗作没有闻一多严谨,但诗却和音节波动互为因果。徐诗轻灵而不失自然,...
关键词:闻一多  徐志摩  诗学追求  新诗格律  被引量:1
闻一多对孔子及儒家思想认识的前后差异探析
《山东社会科学》李乐平 姚皓华  出版年:2013
闻一多前后对孔子及儒家思想差异的认识,是复杂金银盾的一面。因为其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已经变质,所以后期闻一多借题发挥所批判者,实为针对国民党封建家国的奴化独裁统治。但闻一多却是源于儒家思想对于国家的责任,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关键词:闻一多  孔子  儒家思想  认识  差异  被引量:0
闻一多前期新诗理论的贡献
《江汉论坛》李乐平  出版年:2006
闻一多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如今,这一惨案已过去整整60年。为了纪念闻一多殉难60周年,中国闻一多研究会、武汉大学文学院、闻一多基金会联合主办了"闻一多殉难6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7月),...
关键词:新诗理论  闻一多  前期  新诗创作  新诗格律化  诗的格律  地方色彩  诗论家  被引量:0
差异自有契合在——鲁迅和闻一多艺术态度及人格之比较
《河池学院学报》李乐平  出版年:2006
鲁迅倡导并领潮流左翼文学,闻一多曾反对并嘲笑之。他们的这种龃龉,主要在于二人对待艺术的态度不同。闻一多所取的是诗人的态度主张艺术为艺术,鲁迅所取的是文人的态度主张艺术为人生。闻一多后来所以改变文艺观乃至世界观站在被其过去...
关键词:鲁迅  闻一多  艺术态度  人格  差异  契合  比较  被引量:0
1945年前后闻一多对“五四”精神的认识和阐发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李乐平  出版年:2009
闻一多在国难当头之际,透过现实的腐朽镜像,看到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最虚伪和最丑恶残忍的一面,并认清了当时黑暗现实的本质,于是由原来崇尚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转变为批判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并声称自己读中国书是要戳破他的疮疤,志在摧毁那...
关键词:闻一多  “五四”精神  思想革命  民主  变革  被引量:0
格律追求与现实表现的《死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李乐平  出版年:2006
具有象征内涵的《死水》所追求的三美是闻一多纳诗于艺术之轨和倡导诗之格律的具体实践。这不仅与其深厚的古典文化素养有关,也与其方正性格有关。虽然《死水》在追求唯美方面达到极端,但又是他现实人生底基石上的至情至性作品,是他这张...
关键词:<死水>  闻一多  新诗  格律  被引量:0
没落女作家庐隐的“悲哀”和缘由
《南方论刊》林芬 李乐平  出版年:2015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变革,孕育了一代作家。庐隐作为新式女性,常以感伤哀婉的抒情笔调,抒写觉醒的知识女性在社会奋斗、爱情追求途中的种种坎坷与不幸。她举起悲哀的旗帜,向着丑恶社会发出自己的呐喊,于悲苦中不忘询问人生出路,体...
关键词:庐隐  悲哀  缘由  精神力量  被引量:0
差异自有契合在——鲁迅和闻一多艺术态度及人格之比较
《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李乐平  出版年:2006
<正>1944年10月中旬,在昆明文协举办的纪念鲁迅逝世8周年大会上,闻一多面对与会的昆明文艺界名流和青年学生,慷慨激昂地作了高度赞扬鲁迅的讲话。归纳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内容:1、“鲁迅是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一位光辉伟大的人...
闻一多思想嬗变新论
《中华读书报》李乐平  出版年:2008
李乐平谈闻一多思想嬗变。
闻一多政治思想嬗变新论
《广东社会科学》李乐平  出版年:2008
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中,其政治思想由保守转变为先进,并在后来做出突出贡献者不乏其人。但像闻一多那样从对"国家主义"崇奉到对"人民至上"呼喊,从对共产党误解到跟着党走并愿意加入共产党,完成从崇奉"国家主义"到坚决推进"民主...
关键词:闻一多  国家主义  人民至上  政治思想  嬗变论  被引量:0
论闻一多对陆游的崇拜和超越
《山东社会科学》李乐平 罗先友  出版年:2015
闻一多虽对陆游的人格和爱国精神崇敬有加,但根据朱自清"理想的完整的国家"意念理论,其诗作已然超越了陆游爱国诗作的价值。比较二人的差异,陆游是情绪爱国,闻一多则是理智爱国。陆游的忧国忧民是和忠君融为一体的,闻一多则将忧国忧...
关键词:闻一多  陆游  崇拜  超越  被引量:0
“酒”和“山水之间”与“醉翁之意”——20世纪30年代“两个口号”论争的深层原因新论(二)
《河池学院学报》李乐平  出版年:2009
关键词:原因  年代  山水  爱国主义  文学  国防  酒  被引量:0
试论闻一多生命与诗文之合一
《文学评论》李乐平 姚皓华  出版年:2010
闻一多终生都在用生命写诗,生命就是他的诗,这即表现为闻一多写诗作文都象征着他生命的宣言。他在《诗的格律》中的理论,都是从"险中见奇"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但是闻一多诗文之艺术的险中见奇执着追求却远没有他人之险中见奇的追求特点...
关键词:“生命”  闻一多  诗文  诗的格律  诗歌境界  写诗  被引量:0
闻一多批评易卜生问题剧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及功过
《河北学刊》李乐平  出版年:2012
1926年,闻一多发表《戏剧的歧途》,猛烈批评挪威戏剧家易卜生问题剧在中国的发展,提出很多具有创建性的观点,如反对一味灌输思想,强调艺术最高目的是要达到纯形境地,以极端唯美追求与艺术功利价值取向相对抗。易卜生和闻一多都是...
关键词:闻一多  易卜生问题剧  功过  被引量:0
题名 作者 出处 被引量 操作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