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使用帮助

王丹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被引量:18H指数:2北大核心: 7CSSCI: 7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1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4

论20世纪40年代华南方言文学运动的有限合理性
《学术研究》王丹 王确  出版年:2012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大批居留在香港的南方文艺工作者为了践行文艺大众化,开展了长达三年左右、声势颇为浩大的方言文学运动。无论是从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规约,还是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进程来看,方言文学都自有其存在的必...
关键词:40年代  华南  方言文学  文艺大众化  言文一致  合法性  政治意识形态  限度  被引量:5
港版《文艺生活》月刊与战后香港文学
《学术研究》王丹  出版年:2014
现代文学期刊和现代文学之间互文共生于现代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港版《文艺生活》月刊中具有浓厚政治性和鲜明华南色彩的文学文本,很好地诠释了新文学史视野下战后香港文学的定位——整体中国文学其中一个特殊而带地方色彩的部分。探究期...
关键词:港版《文艺生活》  战后香港文学  互文共生  新文学史  政治性  华南色彩  被引量:3
“父”与“子”关系的嬗变——五四文学与三十年代革命文学之比较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王丹  出版年:2008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五四文学与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虽说在时间上紧密相接,但二者在创作宗旨、思想指向以及文学风格等方面都相差巨大。在启蒙语境下,五四作家们更多地侧重思想批判与文明批评;而在革命语境下,三十年代的左翼作家则将文...
关键词:父权  “父”与“子”关系  嬗变  五四文学  革命文学  被引量:2
《讲话》在战后香港的反响:人民文艺思想的再阐释
《当代文坛》王丹  出版年:2014
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特殊的政治历史条件下,居留香港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利用香港的和平环境对毛泽东《讲话》中的人民文艺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扬阐释并付诸批评实践。香港成为解放区外人民文艺思想的主要阐释场域。左翼文艺工作者的...
关键词:《讲话》  人民文艺思想  战后香港  阐释  批评实践  被引量:1
我们从何处来——“父亲”身份之确认新论
《学术交流》王丹  出版年:2008
"父亲"这个名词不仅仅是一个称谓,而是让人们怀着非常复杂的感情去言说的、带有文化意义的一个所指。父亲是生命的来源,代表着初始和尊严,让人敬重;父亲又是权威、秩序,让人总想打破和超越。父亲成了扑朔迷离的人物。父亲是谁?父亲...
关键词:父亲  图腾  感生神话  生育权  被引量:1
文人主导下的群体性办刊模式——20世纪40年代港版《文艺生活》的办刊模式及其省思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王丹  出版年:2011
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香港特殊的时空环境中,国内流亡文人与其所办刊物的生存方式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司马文森之于港版《文艺生活》月刊的办刊策略适时调整为文人主导下的群体性办刊模式,主要表现为出版资金的群体性支持,发行上的...
关键词:《文艺生活》月刊  香港  司马文森  文人主导  群体办刊  被引量:1
“父与子”冲突的时代——从五四文学看父权的衰微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王丹  出版年:2006
五四文学中主要有两类父亲形象,一类是封建父权专制思想代表型,另一类则是老国愚民式的父亲符码。前者自然遭到子女史无前例的激烈反抗,后者则不可避免地被其子女和时代所抛弃。父权就在这反抗和抛弃中日益走向衰微。
关键词:“父与子”  父权  衰微  五四文学  被引量:1
论战后香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以《文艺生活》月刊为主要载体的考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王丹  出版年:2012
在战后香港,左翼人士利用其和平环境对毛泽东的《讲话》精神进行了全面阐释和宣传。工作之一就是针对《讲话》中的文艺"向工农兵普及",积极实行文艺大众化的实践和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作家的思想改造。此时作家的思想改造主...
关键词:战后香港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思想改造  《文艺生活》月刊  《讲话》  被引量:1
绝望与希望之间:战时国统区知识分子的战争人生心灵体验——桂林版《文艺生活》月刊中的诗歌、散文考察
《哈尔滨学院学报》王丹  出版年:2011
抗战时期桂林版《文艺生活》月刊中的诗歌、散文显现出战时国统区知识分子复杂丰富的情感指向——焦灼、低沉、绝望以及相对的自省、感奋、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绝望与希望之间,战时国统区知识分子独特的战争人生心灵体验得以向世人呈现。
关键词:绝望与希望  国统区知识分子  战争人生心灵体验  桂林版《文艺生活》  被引量:1
父权的衰微——从五·四启蒙运动谈起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王丹  出版年:2005
在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将启蒙国民性的重点放在了批判儒家思想中的家族制度和家族伦理上。家族制度和家族伦理作为封建父权的安身立命之所,对它们的质疑和瓦解必然导致父权在整体上被瓦解,从此,父权走上...
关键词:父权  衰微  五·四启蒙运动  被引量:1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思路和途径——广东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王丹 刘刚 邓建  出版年:2022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求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点明确自身专业定位,盘点自身专业建设积累和特色优势,对标一流专业建设的各项显性和隐性标准,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应用型高级专...
关键词: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汉语言文学  实践课程群  应用型人才培养  被引量:1
革命时期的爱情:权力话语遮蔽下的爱情表达——论当代革命文学中的革命和爱情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王丹  出版年:2011
革命和爱情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就当代革命文学而言,此一"革命时期的爱情"一方面表现出和革命紧密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其作品中的爱情表达被巧妙地、自觉地隐藏在革命这一宏大叙事中,原因就在于文学的叙事话语受...
关键词:革命时期  爱情表达  权力话语  当代革命文学  被引量:0
司马文森与英国翻译家约瑟夫·卡尔玛的交往及其影响
《社会科学论坛》王丹  出版年:2021
1947年8月,司马文森将自己与英国翻译家约瑟夫·卡尔玛的四封通信以《七月书简》为名,发表于《文艺生活》光复版第16期上。司马文森对卡尔玛的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工作提供了作品选择和原作输出上的帮助,这些现代文学作品对卡尔玛及...
关键词:司马文森  约瑟夫·卡尔玛  《七月书简》  中西文学交流  《文艺生活》月刊  被引量:0
《文艺生活》月刊与20世纪40年代华南文学——阶段性、地域化文学史写作路向的探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王丹  出版年:2019
作为跨越40年代、行走华南的文学期刊,《文艺生活》月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地域化特点,其期刊文本所展示的文学图景既线性地呈现了40年代对日抗战、解放战争、中共建政三个时期的历史风云变幻,又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而表现出了独特...
关键词:《文艺生活》  40年代华南文学  阶段性  地域化  地域文学史  被引量:0
港版《文艺生活》月刊征求社员运动考论
《宜宾学院学报》王丹  出版年:2021
港版《文艺生活》月刊在战后香港能够生存下去并得到持续性发展,培养了大批海内外文学青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培植了大批文艺新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历时两年多、规模盛大的文艺生活社征求社员运动。此次征求社员运动,与司...
关键词:港版《文艺生活》  司马文森  征求社员运动  文艺通讯员运动  群众文学运动  被引量:0
路向调整与文学多元化:桂林版《文艺生活》中的抗战文学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丹  出版年:2014
抗战初期,文学的救亡功能、教化功能被极端强调。抗战文学由此成为救急的宣传品,题材狭窄,也缺乏文学性。在抗战文学必须返归现实主义、提高艺术质量呼声下,抗战文学的路向调整遂成为一种文学思潮,抗战文学也因此从抗战宣传单一形态进...
关键词:文学路向  多元化  《文艺生活》  抗战文学  被引量:0
构建“引领性文学平台”——港版《文艺生活》月刊与读者型文学社团的出现
《文艺争鸣》王丹  出版年:2011
《文艺生活》月刊是著名作家、编辑人司马文森(1916-1968)在1941年9月创刊于桂林的一份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型综合性文学杂志。在战火纷飞的40年代,《文艺生活》月刊几经休刊复刊周折,历时近十年,辗转桂林、广州、香港三...
关键词:文学社团  月刊  生活  文艺  性文学  读者  著名作家  文学杂志  被引量:0
也谈“艺术终结论”:基于学术史梳理的讨论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方锦涛 王丹  出版年:2021
“艺术终结论”产生于现代西方,黑格尔、阿瑟·丹托、汉斯·贝尔廷、希利斯·米勒、唐纳德·卡斯比特等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各有侧重的论述。“艺术终结论”的内涵,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艺术不存在,而是指艺术的某些特性发生了改变。从传统价...
关键词:艺术终结论  黑格尔  丹托  卡斯比特  艺术自律与艺术他律  被引量:0
成效为本教育理念下3T教学法的探索——以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王丹  出版年:2020
文学概论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传统的课程设计思维导致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所有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仅仅作为知识而存在,学生无法与理论进行对话,无法通过理论的学习与文学...
关键词:成效为本  3T教学法  文学概论  整体改革  被引量:0
从文本到舞台:浅析契诃夫《海鸥》的喜剧性本质
《文学教育》陈翠莹 王丹  出版年:2020
契诃夫的多幕剧《海鸥》作为"喜剧谜团"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在文本上继承轻松喜剧的传统,透过独特的静态化特征反映出契诃夫深刻而冷酷的艺术观照;另一方面在舞台上为后世导演所重视,以极具反假定性和先锋性的艺术手段凸显了契诃夫文本...
关键词:喜剧谜团  静态化  艺术观照  反假定性  先锋性  被引量:0
判断力的来源及作用——论康德哲学两大领域的过渡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王丹  出版年:2009
康德哲学中悟性和理性、自然和自由两大领域间鸿沟的来源以及作为沟通两大领域的判断力的产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导论的结尾为他的哲学结构所列的那张表完整地表达了康德的哲学观点:主体运用自己的活动机...
关键词:判断力  悟性  理性  合目的性  被引量:0
论“妇女回家”论争背景下新知识女性成长小说——以桂林版《文艺生活》月刊为例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丹  出版年:2012
1940年代初,有关王西彦小说《家鸽》的批评和反批评文章在《文艺生活》月刊上形成了交锋。文章以此为引子,讨论了在上述背景下《文艺生活》月刊刊发的以知识女性成长命题为关注点的作品。这些作品从社会、男权以及女性自身这三个角度...
关键词:“妇女回家”  《文艺生活》  新知识女性  成长命题  《家鸽》  被引量:0
《文艺生活》中的译介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翻译文学
《社会科学论坛》王丹  出版年:2023
跨越整个20世纪40年代的《文艺生活》发表了近百篇文学译介。桂林版《文艺生活》刊发了大量苏俄以及其他国家反映战争和反法西斯题材的文学译介,丰富了中国抗战文艺的艺术画廊,对政治意识形态起到了重要的声援作用。抗战胜利后出版的...
关键词:《文艺生活》  文学译介  苏俄文学  20世纪40年代翻译文学  被引量:0
《文艺生活》和1940年代华南文学生态
《当代文坛》王丹  出版年:2020
基于生态学以及文学生态学的思想和理论范式意义,文学期刊可以被视为生存于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要素构成的外部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文学期刊内部诸要素(刊物编辑者对作家、作品、读者的统筹)与外部环境(政治、经济、文化、...
关键词:《文艺生活》  文学生态  1940年代  华南  文学期刊生态学  被引量:0
题名 作者 出处 被引量 操作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