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使用帮助

周良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被引量:28H指数:3北大核心: 2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1

论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机遇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周良武  出版年:20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了新内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增加了新元素;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彰显了新旨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突破了新空间。新时代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关键词:新时代  人的全面发展  新内涵  新动力  新条件  新任务  被引量: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六要”要求的主旨及内在逻辑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周良武  出版年:2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方面的素质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要”素质要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有金字塔状的层级逻辑关系。居于金字塔...
关键词:“六要”要求  主旨  内在逻辑  统率  关键  基础  被引量:4
论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意义及路径
《山西农经》李华婷 古杨梅 周良武  出版年:2023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社会演进中,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形成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中“天人合一”“勤劳协作”“革故鼎新”的思想与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耦合关系,农耕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农...
关键词:农耕文化  乡村振兴  传承发展  被引量:3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特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周良武  出版年:2022
现代化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没有固定模式。与西方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新的特征:一是共同富裕的新价值追求。马克思关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我国“大同社会”文化传统决定...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新价值追求  新发展布局  新发展思路  新发展途径  新发展方案  被引量:3
基于提升学生“获得感”的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探析
《高教学刊》周良武  出版年:2021
思政课教学应以满足学生“获得感”为目的,提升学生“获得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满足学生“获得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提升学生“获得感”的思政课供给侧改革必须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平...
关键词:思政课  供给侧改革  获得感  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  被引量:3
基于“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探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周良武  出版年:2023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具有自身独特功能、规律和特点,教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加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一是“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结合要求师生“教与学”双向互动: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学思践悟”...
关键词:思政课  教与学  “翻转课堂”  教学方式  被引量:3
运用经典著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韶关学院学报》周良武  出版年:201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头,恰当运用这些经典文献有助于大学生深刻、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由于这些经典著作所涉及的文化差异、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原因,经典著作的理解给学生带来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经典著作  课堂教学  被引量:2
创新体系视域下文化自信动力论
《学理论》周良武  出版年:2021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足以使我们自信的大量文化遗产,然而进入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我们自信满满的心理优势逐步丧失,认为器不如人、制不如人,最后得出“文不如人”的结论。由此可见,文化自信的建立不仅仅是个文化问题,而...
关键词:创新  文化自信  动力  被引量: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周良武  出版年:2023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首先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系统观念、胸怀天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观点,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方法融入思政课。坚持人民立...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融入  “概论”课程  被引量: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在思政课教学的教育价值——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高教论坛》周良武 杨子豪  出版年:2023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重要的思政课,开设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历史成就,透彻理解新时代的基本理论,提升分析和...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历史自信  理论自信  方法论  被引量:1
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世纪桥》周良武 梁标  出版年:2020
毛泽东通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有力助推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这篇文章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对当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包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国家治理  现代化  被引量: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周良武  出版年:2011
人的行为动机有财富和非财富两个方面,如何进行选择,制度是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它能改变人们为其偏好所付出的代价,从而减少抉择成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当代中国马克...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制度  成本  被引量:1
高校教师党支部教学团队建设探析
《文教资料》颜云榕 周良武  出版年:2020
新时代对高校政治建设提出新要求,必须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认真审视。本文剖析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教师党支部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政治方向、制度建设、价值观、教学能力的引领,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  党支部  组织力  教学团队  被引量:0
马克思关于海洋对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探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周良武  出版年:2019
马克思认为海洋对于资本主义兴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海运是资本主义制度埋葬封建制度的重要杠杆,海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海运是反封建斗争的武器,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海外殖民地的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形...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主义  海运  海外殖民地  海军  海权  被引量: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融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的路径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周良武  出版年:2024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中融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内容和精神,对于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把《决议》体现的政治立场、包含的具体内容、蕴含的分析方法融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路径  分析方法  被引量:0
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制度创新
《求索》周良武  出版年:2015
列宁领导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在短时期内得以快速复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其中的根源在于新经济政策所包含的制度创新:产权制度创新,即完善农村粮食产权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以及城市实行多种所有制代替单一的公有制...
关键词:列宁  新经济政策  制度创新  被引量:0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逻辑理路
《学理论》周良武  出版年:2024
党的二十大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内在逻辑和客观必然性。历史逻辑: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的目标是艰苦奋斗、奋勇拼搏的结果,强起来目标的实现也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更...
关键词:务必  斗争  历史逻辑  现实逻辑  实践逻辑  党的建设逻辑  被引量:0
中国共产党“赶考”精神的思维向度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周良武  出版年:2022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折射出高远的战略思维,是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全局出发,立足于国内、国际大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长远的战略眼光。“赶考”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维,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赶考”精神  战略思维  历史思维  辩证思维  理性思维  被引量:0
制度创新视域下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论
《学术论坛》周良武  出版年:2014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制度领域的伟大创新:非正式制度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对外开放制...
关键词:制度创新  邓小平  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被引量:0
马克思文化观视域下的文化自信论
《牡丹江大学学报》周良武  出版年:2019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必须发展经济以增强文化自信;文化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具有同物质生产不平衡、不同步性的特点,必须坚持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增强文化自信;文化发展具有开放性特点,必...
关键词:马克思文化观  文化自信  经济基础  开放  以人为本  被引量:0
论基于人民性视域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丝绸之路》李华婷 周良武  出版年:2023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延续和发展,“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人民性是其显著的特点。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看,以人民为重是“一带一路”的逻辑起点。因此,在共建“一带一路”时,应充分发...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人民性  被引量:0
题名 作者 出处 被引量 操作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